環保葬沒那麼浪漫,但卻很實在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環保葬禮,例如作家瓊瑤與藝人小鬼選擇花葬,「三金影帝」吳朋奉選擇了樹葬,這種立碑、不造墳、不晉塔,減少對土地的佔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方式
對年是台灣慎終追遠重要的一環,在親人過世一週年之後,家屬親眷要在亡者靈位前準備供品祭拜,有些甚至會請法師到家裡誦經引導家屬做超度和儀式的開始,將功德迴向給往生者。
實際上對年在傳統民俗上有何重要意義呢?對年祭拜要準備什麼?哪些親屬要參加祭拜儀式?對年禁忌有哪些?晶品台北桃園禮儀公司針對家屬常遇到的問題都統整在這裡,與大家一同分享這個民俗知識。
對年的由來來自南無地藏王菩薩的生死輪迴觀念,代表亡靈走到第九閻王殿,歷經漫長的幽冥道路以及各閻王殿中的種種考驗,才能順利投胎轉世,為避免幽冥路上再受到累世冤親債主之干擾,子女們要為往生者誦經祈福,消除業障,因此對年是一個很慎重的儀式。
在古禮中對年又稱為小祥,意指家屬正逐漸脫離喪事的哀傷中,也象徵守喪期已告一段落,我們在儀式中既是對往生者做追念也是祝福祈禱。
常有人問對年是一定要做的嗎?其實心誠則靈,只有心祭拜,任何形式的儀式,往生者在天之靈都能感受得到。
對年這天要準備的供品祭祀,基本上會需要準備6或12碗素菜、1碗白飯、1副筷子、4種圓形水果、1對鮮花、酒或茶水及金紙,更慎重的也會請師父到家誦經超度,功德迴向,祭拜方式因人而異,可以簡單可以隆重,但是心意和孝心是不變的。
對年意思也就是往生者離世滿一週年的日子,以農曆日期去做計算,在往生者忌日的隔年同一天舉行祭祀儀式,若在對年中洽逢閏月的話,那該怎麼計算呢?民間習俗中有一句話是這樣流傳的「對年對日作,死人無閏月」,往生者是不過不過閏年的,所以該年的『對年』日期則應往前一個月。
比如說往生日為農曆9月25日,對年若是遇到閏年,則「對年」之期就變為該年的農曆8月25日。
當對年遇到逢年過節,如清明節、端午節,請記得替往生者提前一天過節!而且祭拜時間與方式比照平日拜祖先的模式,但是仍然有個禁忌要遵守,因為家屬在守喪期間是不能高調過節的,因此舉凡粽子、甜粿、月餅、發糕等等都是不能由自己製作或購買,必須要由他人贈送才可以。
合爐的意思是將往生者寫入祖牌中,再取往生者之爐灰一小部份放入祖先爐內,意即遷入與祖先合祀,也代表家屬的守喪期正式結束,之後一切便依正常禮俗祭祀,對年當天若也是好日子,也可以請師父進行合爐。
如有兒女子孫有人要論及婚嫁,可於親人去世後的百日內結婚,若錯過的話,必須等到對年結束之後。
對年的祭祀通常在早上舉行,約10-11時左右祭拜即可,也可以禮請出家法師誦唸金剛經及阿彌陀經,將功德迴向給往生者,整個對年流程約1-2小時方可圓滿。對年祭祀流程相當簡單,當所有供品排放齊全之後,子孫齊聚在神桌前,照下列步驟祭拜:
對年是一個嶄新的新氣象,往生親人的靈魂轉為家神庇佑後代子孫,親人齊聚一堂為往生者祈福,基本上在同姓的直系家人和媳婦都是要參與對年祭拜的,若直系子孫真的有事無法參加,可以讓家中輩份最大的長輩上香時代為轉達。
出嫁的女兒在傳統禮俗中,只能是奉夫家的祖先,因此不是適合參加,相對的女婿和外孫也不用。
可提前數日舉行,但不可延後,祭品如做七方式一樣。
因人而異,沒有強制規定,有些家庭更慎重會理請師父誦經做功德迴向。
普渡主要是祭拜好兄弟,有些喪家在治喪期間也會祭拜好兄弟,所以並不會影響,但若您是參加公辦的大型普度法會,若有拜天公的話則可避免,以免衝撞神明。
在百日以內可盡快完成婚約,一旦超過則要等到對年之後。
對年的儀式可以很慎重也可以很簡單,晶品台北桃園禮儀公司在後續關懷中會協助家屬完成祭祀儀式,讓靈魂得以功德圓滿,專業知識,豐富資源,讓每一場喪禮規劃盡善盡美。
喪禮後需要做對年,歡迎LINE聯繫或撥打24小時服務專線:0800-600-038,晶品禮儀會有專人為您服務。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環保葬禮,例如作家瓊瑤與藝人小鬼選擇花葬,「三金影帝」吳朋奉選擇了樹葬,這種立碑、不造墳、不晉塔,減少對土地的佔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方式
我們在協助家屬整理遺物時看見了一封信,是一位母親在思考晚年生活時,寫給她兩個兒子的感人信件。信中充滿了對孩子的叮囑與深情,母親坦誠面對自己將來老去、甚至失智的可能性…
失去親人、朋友或寵物,是令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尤其突如其來的離別更顯沉重。專家建議,面對悲傷時,允許自己感受失落,為情感建立空間,理解悲傷是人生的一部分,並相信時間能帶來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