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葬沒那麼浪漫,但卻很實在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環保葬禮,例如作家瓊瑤與藝人小鬼選擇花葬,「三金影帝」吳朋奉選擇了樹葬,這種立碑、不造墳、不晉塔,減少對土地的佔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方式
老一輩恪守的喪禮習俗是一種文化和智慧的傳承,這也並非空穴來風,有它勢必要遵守的理由!常見傳統喪禮習俗有哪些?喪禮習俗女兒、兒子要做什麼?喪禮習俗外家有何種禮俗要遵守?
除此之外,您是否又會為了北部、南部甚至中部喪禮習俗不同而暈頭轉向?其實不只是您有疑問,大多數晶品服務過的家屬都會有上述的疑問,藉由此次機會,讓我們一次來搞定這些喪禮習俗的眉眉角角。
臺灣傳統喪禮習俗的內涵與淵源來自於儒家和孝道思想的融合體現,「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樣觀念則涵蘊著人倫情感的寄託,像傳統喪儀招魂、更衣、腳尾錢、守夜、發喪、乞水、迎棺、入殮儀式、出喪與護靈,藉由宗教科儀的進行,表達子女對往生親人的重視和孝道。
除此之外,根據民俗說法也起到超渡亡魂的作用,祈禱靈魂在十殿閻王的審判過程能順利,最終回歸輪迴,這是台灣喪禮習俗的由來也是初衷。
遵守與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雖然現今工商社會已省去很多細節和禮俗,但是虔誠和敬畏先祖之心不曾改變,過往必須要遵守的喪禮習俗,為因應時代變化而做出了些許的變革,但基本的結構、形式與義理始終不離本心,因此最重要的不在科儀形式本身,而在最初堅守的傳統精神。
傳統喪禮習俗以父系家族為中心,由男性子孫執行主要祭祀、捧(背)神主牌或是返主等儀式,長孫還必須「咬釘」,咬起棺頭上的鐵釘,再捧起米斗,「拜牲醴」的時候,要跪著「隨拜」。
傳統習俗的「哭路頭」是已出嫁或定居在外的女兒,若接到父母過世的消息後,隨即回家,在走進家門巷口前必須扯散頭髮,沿途號哭,跪爬進屋。
在祭祀方面,出嫁的女兒必須要回家替往生父母做三七女兒旬,為父母做「功德」,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另外一提,在喪禮習俗孫女、長孫女方面其實與三七女兒旬雷同,叫做五旬,也稱大旬,為出嫁的女兒、孫女兒及姪女返家祭祀的日子,程序和三旬相同。
喪葬制度有著嚴謹的倫理綱常和父權為主,甚至規定出嫁女雖不能回娘家主理祭祀,但女婿卻是個特別的存在,傳統上女婿屬於半子,還需要行「三進三退廿四拜大禮」,但依照禮俗娘家會準備一條毛毯擺在前面,意思是女婿仍然屬於外人,為了表示尊重,不能讓他真的跪在地上。
最後女婿需送上喪禮女婿棉被,掛在告別式會場兩旁用作弔唁用途,最後被子會由喪家拿回去。
五服之內的親屬甚至連外家親戚皆有其責任和禮俗要遵守,喪禮習俗外家要在家祭儀式中送三牲祭品祭祀,死者為母親時便請外家親戚來封釘。
台灣北部、南部喪禮習俗的不同其實來自於台灣每個地方城鄉差異,晶品禮儀分為下列幾點敘述原由:
南部人比較熱情所以通常南部人與左鄰右舍的關係互動較為熱,甚至因為有親緣關係而更加緊密,在喪禮的籌備上可以互相討論和幫忙,禮俗上也會較周全,而北部則全權委託禮儀公司,親戚朋友又散居四方,喪儀的安排僅能按照禮儀公司的排程而定。
傳統禮俗的「捧飯」都必須在日落之前,且大多由兒媳準備,但以北部來說,大家都是上班族居多,基本上也是交由禮儀公司代為辦理。
北部人的生活型態以高樓大廈社區為主,若要遵照禮俗,『留最後一口氣回到家』、在家設靈堂甚至將遺體安置家中,其實是不太可能的,大多數的人會在殯儀館完成遺體安置和豎靈,甚至連告別式也一併辦在那裡,但南部地區以平房或是透天厝為主要居住型態,相較來說空間較方便,會傾向遵照傳統禮俗。
雖說台灣的喪禮習俗有著南北差異,但隨著南北地域性不同,人口流動快速再加上殯葬觀念的變革,在不動搖傳統精神的原則下,將宗教科儀化繁為簡,對生死觀念也逐漸豁達。
與傳統台灣喪禮禮俗一樣,也有豎靈、做七與法會,但講求的是簡單、隆重、不鋪張,以誦經為往生者做功德迴向,宗教科儀比傳統少了許多。
金額一定單數為主,金額不在多,白包在於心意,用意在補貼喪家一些喪葬費用。
去世百日即可做百日祭拜,百日均會提前,通常在第90到99天,但是各地對於百日的計算定義有著不一樣的見解。根據民俗說法往生後一百日是亡靈抵達第八殿平等冥王接受考驗的日子,為了讓靈魂可以順利通過陰司審判,親人會在百日祭祀平等冥王,準備豐富飯菜、四果以及燒化金銀給往生親人,為往生者頌經,功德迴向。
娘家要準備奠禮、棉被組以及罐頭塔,但現今大多改以贈送水果籃替代棉被組。
臺灣喪葬習俗不只有一種形式,因為融合了不同的信仰和文化,擁有了多樣的面貌,多樣的宗教科儀,背後所傳承的精神是不抹滅的,但往生者和家屬的心願也不能被忽視,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
晶品禮儀開創禮儀服務新格局,生命禮儀規劃團隊精心打造各項方案,兼具專業和文化傳承,專業的服務,放心由晶品禮儀全權處理,給予客戶絕對的承諾。
晶品禮儀服務無間斷,24小時隨時待命,禮儀過程不馬虎,有任何禮儀相關問題歡迎LINE聯繫或撥打24小時服務專線:0800-600-038,晶品禮儀會有專人為您服務。
台北: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路二段170號2樓
中壢:桃園市中壢區培英路306號
新竹:新竹市成德路185號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環保葬禮,例如作家瓊瑤與藝人小鬼選擇花葬,「三金影帝」吳朋奉選擇了樹葬,這種立碑、不造墳、不晉塔,減少對土地的佔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方式
我們在協助家屬整理遺物時看見了一封信,是一位母親在思考晚年生活時,寫給她兩個兒子的感人信件。信中充滿了對孩子的叮囑與深情,母親坦誠面對自己將來老去、甚至失智的可能性…
失去親人、朋友或寵物,是令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尤其突如其來的離別更顯沉重。專家建議,面對悲傷時,允許自己感受失落,為情感建立空間,理解悲傷是人生的一部分,並相信時間能帶來療癒。